2025.5观察记录(袁煜江)
发布时间:2025/6/24 21:49:44 作者:袁煜江 浏览量:次
金坛区指前镇中心幼儿园 让每一株幼苗健康快乐成长
水—韵—之—美
金坛区指前镇中心幼儿园区域观察记录表
面上观察 | ||||
区域 | 人数、幼儿代号、性别 | 使用材料及使用时长 | ||
美工区 | 2人 男0女2 | 各种彩纸、双面胶、小眼睛、剪刀(35分钟) | ||
益智区 | 2人 男1女1 | 给小花排队材料、笔、记录单(35分钟) | ||
建构区 | 2人 男0女2 | 清水积木、各种辅助材料、小椅子(35分钟) | ||
点上观察活动区域:建构区 | ||||
观察时间 | 2025.5.21 | 观察对象 | 小七(5岁)辰辰(5岁) | |
观察目的 | 了解中班幼儿在搭建过程中的手部精细动作、社会交往、空间方位的发展。 | |||
关键信息 | 活动开始,小七先在材料堆里挑选了长方体、三角形木块,将长方体木块依次平铺,尝试搭建底座,过程中小七往上搭建时会倒。小七调整木块间距。发现三角形木块后,将其放置在长方体搭建的结构上,将它当作屋顶。小七搭建时摆放木块轻拿轻放,遇到木块不稳会调整。 辰辰一开始围绕建构区看了看,随后挑选了弧形、圆柱形木块,尝试搭建类似“车轮”“柱子”的造型。搭建中会与小七交流,辰辰问“这个木块这样放对不对呀” ,小七和辰辰一起讨论并且进行搭建。 接着小七和辰辰在建构区搭建了有多层的“建筑塔楼”,用长方体木块做框架,三角形木块做屋顶装饰,弧形木块组成道路转弯处,圆柱形木块作为路边“路灯” 。最后两人完成了搭建,跟同伴进行分享。 | 解读与支持: 解读: 《指南》中指出中班幼儿手部动作灵活协调,能进行简单搭建、拼接等操作。在建构区,幼儿搬运、搭建木质积木时,手部精细动作得到锻炼,手臂力量控制与肢体协调性也在实践中发展,契合健康领域动作技能培养目标。活动中,小七和辰辰能够灵活的拿放积木,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发展较好,手臂力量的控制和肢体协调性发展符合该年龄段幼儿在健康领域的发展趋势。依据《指南》社会领域 从社会领域来看,中班幼儿应能与同伴友好相处。此次活动中,小七和辰辰有明显互相帮助行为,在搭建过程中相互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如主动沟通,在搭建过程中辰辰问小七木块这样放对不对,符合《指南》中社会领域的发展要求。 依据《指南》科学领域从科学领域来看,中班幼儿“对感兴趣的事物能仔细观察、尝试解决问题” 。幼儿搭建时比较积木形状适配性、调整结构,数学认知中,幼儿辨别积木形状、规划空间布局,实践形状认知、空间方位等数学概念,小七在积木倒塌时能够观察并且解决问题,两位幼儿都能够辨别积木的形状。小七和辰辰对于空间方位和形状认知都发展较好,符合幼儿在科学领域不断进步的发展趋势。 支持策略 基于《指南》健康领域根据《指南》对于中班幼儿手部动作发展和手臂力量控制的要求,可以在建构区投放大小、重量、材质不同的材料让幼儿进行自主选择。让幼儿对手部精细动作和手臂力控制得到发展,让发展较好的幼儿得以巩固。 基于《指南》社会领域依据《指南》中社会领域的发展目标,组织小组合作建构任务,设定明确的合作任务和规则,引导幼儿在合作中学会倾听同伴意见、尊重他人想法,提高协商解决分歧的能力。活动结束后,开展小组讨论和分享环节,让幼儿反思合作过程,总结经验,促进社会交往和合作能力进一步发展。 基于《指南》科学领域依据《指南》科学领域目标,补充异形木质积木(梯形、菱形 )、辅助配件(小玩偶、植物模型 ),丰富建构元素;投放带长度标识的积木,支持幼儿数学测量实践,满足科学探究与创意搭建需求。
| ||
交流预设 | 1.你搭建的是什么?用了哪些积木?2.你是如何搭建的,步骤是什么?遇到了什么问题需要我们帮助你解决? 3.你觉得还可以搭建什么? | |||
班级: 中一班 观察者:袁煜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