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区域观察记录(汪思文)
发布时间:2025/10/26 6:39:51 作者:汪思文 浏览量:次
金坛区指前镇中心幼儿园                                      让每一株幼苗健康快乐成长
水—韵—之—美
观察记录
一、基本信息:
幼儿姓名: 王芷艾 性别: 女 年龄:4
观察日期: 2025.10.22 时间: 12min 地点:小班美工区
观察方法: 记录法 幼儿人数:11人 成人人数: 2 观察者:汪思文
观察目的:幼儿能否愿意参与手指点画活动,尝试用手指蘸色并按在画纸内,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观察内容:幼儿参与手指点画南瓜的过程,包括取放材料、蘸色、点画等行为。
背景描述:秋天到了,南瓜也成熟了,幼儿对南瓜的外形和颜色有了初步认知,本次活动是首次尝试用手指点画的方式装饰南瓜轮廓。
二、过程观察:
  | 关键性语言和动作  | 图示  | 关键能力  | 
片段1 (0-1min)  | 芷艾先用左手拿起毛笔,蘸取橙色涂在右手手指背上,涂满后开始寻找地方按下去。  | 
  | 幼儿愿意尝试新的绘画方式。  | 
片段2 (2-3min)  | 找到一处空白的地方,芷艾先是轻轻地按下去,抬起来,之后发现颜色有点浅,在同一个地方再次按下去,这一次停留时间较久。慢慢拿起来,拿起来之后,再一次左手拿起毛笔,在右手手指背上涂满颜色。涂好颜色之后,芷艾左手将毛笔架在颜料盒上。  | 
  | 幼儿能进行简单的重复动作,手眼初步协调。  | 
片段3 (3-5min)  | 芷艾找到右边空白的地方,先是慢慢地将手指背按下去抬起来,寻找下一处,这一次速度比上一次快一些,用劲地将手指背按下去。抬起来后,芷艾将手一反转,反过来按压在纸上。接着芷艾继续重复刚才的动作,涂满颜料然后快速按在纸上。  | 
  | 能专注于操作活动一段时间。  | 
三、分析评价:
1.活动初期,该幼儿对绘画新形式表现出既好奇又谨慎的态度。在教师的鼓励下,她勇敢地进行了尝试,并从中获得了成功的喜悦,情绪愉快。随着活动的进行,她的动作从犹豫变得较为熟练,能连续进行点画,并能持续专注一段时间,完成了作品的大部分区域。
2.根据以上梳理,我将以《指南》、《儿童游戏通论》为常模,对启程进行以下分析:
(1)艺术表现与创造
该幼儿能够初步使用手指作为绘画工具进行创作,能用手指按压的形状构成画面。即使有一些轮廓不明显,但这是小班幼儿手眼协调能力发展过程中的正常表现,她满足于操作和探索的过程本身,这正是小班幼儿美术活动的典型特点。
(2)学习品质
该幼儿在整个活动中表现出了良好的参与度和专注力。从小心翼翼的尝试到自信地连续按下抬起、涂满颜色,体现了她敢于尝试和乐于探究的学习品质。最后一次选择了另一种方式按压,展现了初步的探究意识。
3.补充:
(1)一次观察不能对幼儿的艺术表现能力做终结性评价,需在后续的美工区活动中持续观察其在不同美术活动中的表现。
(2)活动分享环节,该幼儿愿意向大家展示自己的作品,但语言描述较为简短。后续可鼓励她用简单的词语或短句描述自己的画。
四、跟进策略:
1.环境材料支持:
(1)提供多种与秋季相关的轮廓图,如苹果、树叶等,激发幼儿持续进行点画的兴趣。
(2)除了手指,还可提供棉签、小海绵印章等替代工具,满足不同幼儿的操作需求,进一步发展小肌肉动作。
(3)颜料调制宜粘稠,避免过稀导致流淌,影响作品效果和幼儿情绪。
2.教师教育行为支持;
(1)多以游戏化的口吻引导,如“给小南瓜穿上漂亮的点点衣服”,保护幼儿的创作兴趣。
(2)在幼儿点画过程中,不过多干涉,重在观察和鼓励。当幼儿点出轮廓时,不必急于纠正,肯定其创作过程。
(3)将幼儿的作品进行展示,并请她简单介绍,如“你用了哪些颜色的点点?”提升其成就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3.技能与经验拓展:
(1)在集体面前分享该幼儿的作品,肯定其大胆尝试和专注完成作品的行为,为其他幼儿提供榜样。
(2)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引导幼儿观察南瓜等实物的颜色与外形,丰富其感性经验。
(3)利用家长资源,建议家长在家中也提供安全的涂鸦和手工材料,鼓励幼儿进行自由艺术表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