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活动反思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首页>>2023课题>>研究过程>>课题活动反思>> 文章

2025.10大班项目活动《古法造纸—花草纸》活动反思(朱琳玉)

发布时间:2025/10/27 16:39:18 作者:朱琳玉 浏览量:

大班项目活动:《古法造纸—花草纸》活动反思

金坛区指前镇中心幼儿园 朱琳玉

本次《花草纸》活动以“传统工艺生活化”为核心,让大班幼儿通过亲手操作感受非遗文化,整体达成了“体验乐趣、感知工艺”的目标,但在细节执行上仍有优化空间。

2ff550fe662b9ca0811e95baa5ca7a3本节课目标贴合,难度适宜:简化了传统造纸的复杂流程(如省略煮浆、打浆步骤,直接提供预混纸浆),既保留了核心工艺,又符合大班幼儿的动手能力,多数幼儿能独立完成作品,获得了较强的成就感。

在“铺纸浆”环节因幼儿过于关注均匀度,耗时超出预期,导致最后“作品展示与分享”环节仓促结束,未能让幼儿充分表达自己的设计思路。

不足之处:1.部分幼儿在摆放花材时,因干花易折断、纸浆黏性不够导致花材移位,影响了作品效果;同时,脱水用的海绵数量不足,出现幼儿等待现象,降低了操作连贯性。

2.文化渗透较浅:仅简单提及“这是古代人发明的造纸方法”,未结合图片或小故事(如蔡伦造纸)帮助幼儿理解工艺的历史背景,文化感知停留在“做手工”层面,深度不足。

需要改进方向:

1. 优化流程,精准控时:下次活动可将“铺纸浆”环节拆解为“示范-分组操作”,提前用计时器设定每个环节时长,并安排辅助教师在关键环节提醒,确保分享环节充分落地。

2. 升级材料,降低阻碍:提前将干花剪成易操作的小尺寸,在纸浆中适当增加少量淀粉提升黏性;多准备海绵、吸水布等工具,避免幼儿等待。

3. 深化文化,链接生活:活动前加入5分钟“造纸小知识”环节,用动画短片展示古代造纸过程,活动后引导幼儿将完成的花草纸做成书签、贺卡,让“传统工艺”真正融入生活,强化文化认知。

整体而言,本次活动为幼儿打开了接触传统工艺的小窗口,后续需在“细节优化”和“文化延伸”上持续打磨,让非遗体验既有趣味性,更有深度和温度。

地址:常州市金坛区指前镇学府路2号 电话:0519-68085200

版权所有 常州市金坛区指前镇中心幼儿园

技术支持:南京裕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