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大班科学《自制泡泡液》(汪思文)
发布时间:2024/12/31 15:05:15 作者:汪思文 浏览量:265次
金坛区指前镇中心幼儿园 让每一株幼苗健康快乐成长
水—韵—之—美
大班科学:自制泡泡液
金坛区指前镇中心幼儿园 汪思文
活动目标:
1.了解泡泡的形成原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2.通过实验探究,初步掌握制作泡泡水的方法。
3.在实验中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活动准备:
一次性纸杯,吸管,白糖,水,洗洁精等。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泡泡主题。
教师:小朋友,你们见过泡泡吗?什么时候见过泡泡?
展示一些美丽的泡泡图片或视频。
小结:妈妈洗衣服、洗碗的时候会出现泡泡、洗澡的时候也会出现泡泡、吹泡泡液的时候,会出现许多许多的泡泡。
二、材料探索,制作泡泡水。
1.引发讨论:泡泡是怎么形成的呢?
师:泡泡是由于水的表面张力作用而形成的。当有表面活性剂(如肥皂、洗洁精等)存在时,水的表面张力会降低,更容易形成泡泡。
2.介绍材料。
(1)师:我给大家准备了一些材料,有什么呢?(出示材料,引导幼儿自己说)。
(2)现场利用材料制作泡泡液,请小朋友用吸管吹一吹。
3.小组实验。
(1)师:你们想不想自己制作泡泡液呢?待会请大家试一试,再用吸管吹一吹,看看能不能成功地吹出泡泡来。
(2)幼儿操作,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发放一些实验材料,如洗洁精、水、白糖、吸管等。尝试制作泡泡水,记录自己的实验过程以及水、白糖、洗洁精的配比。教师观察指导,重点指导不敢大胆尝试的幼儿。
三、分享交流。
1.各小组展示自己制作的泡泡水,请能吹出泡泡的小组派代表介绍一下制作的过程以及水、白糖、洗洁精的配比。
2.其他小朋友观察比较哪种配比的泡泡水效果最好,引导总结制作泡泡水的最佳配方,形成海报。
3.师:我们除了本次实验使用的材料能够做出泡泡液之外,还有什么材料可以成功制作出泡泡液呢?小朋友们可以用收集到的材料进行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