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6小班园本《水韵市集:售卖发夹》(张怡琳)
发布时间:2025/6/22 15:50:56 作者:张怡琳 浏览量:21次
金坛区指前镇中心幼儿园 让每一株幼苗健康快乐成长
水—韵—之—美
小班园本《水韵市集:售卖发夹》
金坛区指前镇中心幼儿园 张怡琳
活动目标:
1.了解售卖活动的基本流程(准备商品、招揽顾客、交易沟通)。
2.尝试用语言主动招揽顾客,清晰表达商品信息,发展口语表达能力。
3.与同伴分工合作,提升社会交往与协作能力,体验交易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幼儿自制的发夹、价格标签。
2.游戏币、顾客需求卡片、沙漏。
活动过程:
一、情境回顾,导入主题。
1.展示幼儿制作的绒花发夹。
师:“我们做了这么漂亮的发夹,怎么让更多小朋友拥有呢?”
2.播放前期芯玥和妙妙在生活区尝试售卖的游戏视频,引导幼儿讨论。
师:“她们是怎么卖发夹的?遇到了什么问题?”
二、经验梳理,明确规则。
1. 讨论售卖准备。
师:“卖发夹需要准备什么?”
出示价格标签(数字1—3)。
师:“每个发夹的价格不一样,看看标签上的数字,告诉顾客多少钱。”
3.角色分工与技巧引导。
(1)师:“谁想当推销员?谁想当收银员?”。
(2)情景模拟:教师扮演顾客,示范招揽话术,引导幼儿模仿。
(3)针对前期问题(如害羞、表达不清),强调:“说话声音大一点,告诉顾客发夹的颜色和祝福意义。”
(三)分组实践,体验售卖.
1. 第一轮售卖:自主尝试
幼儿分组开展售卖,推销员手持发夹在“超市”内招揽顾客,收银员在收银台负责收游戏币。教师用沙漏计时(5分钟),观察幼儿表现,记录典型问题。
2. 共同讨论问题,优化策略。
(1)暂停游戏,组织幼儿分享:“刚才卖出去几个发夹?遇到了什么困难?”
(2)针对“害羞不敢说”,鼓励幼儿用肢体动作(如举发夹展示)辅助表达;针对“忘记价格”,引导幼儿将价格标签贴在显眼位置。
3. 第二轮售卖:改进提升
(1)发放“顾客需求卡片”(如“我想要红色的发夹送给姐姐”),增加任务难度。
(2)教师巡回指导:对内向幼儿轻声鼓励,引导收银员点数游戏币,提醒“收完钱要说谢谢”。
四、总结分享,延伸经验。
1.成果统计与奖励
(1)展示记录表格,统计各组售卖数量,表扬“最佳推销员”“细心收银员”。
(2)幼儿用赚取的游戏币兑换小贴纸,体验劳动价值。
2.文化渗透与情感升华
(1)提问:“为什么绒花发夹这么受欢迎?”强化幼儿对非遗文化的认知。
(2)总结:“今天我们不仅卖出了发夹,还让更多人知道了绒花的故事,你们都是很棒的‘非遗小宣传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