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秋学期课题小结 倪敏
发布时间:2016/12/27 16:05:56 作者:杨健 浏览量:3868次
2016年秋学期课题小结
金坛区指前镇中心幼儿园 倪敏
《纲要》中提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 我国现代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和幼儿教育专家陈鹤琴指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我园是一所农村幼儿园,地处长荡湖西畔,物产丰饶,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周围有丰富而独特的农村幼儿教育资源,从花草树木到新鲜的瓜果、蔬菜,从沙、石、泥土到四季的农作物,从当地的民间游戏、歌谣、手工艺到民风民俗等等,都为幼儿认识自然、认识社会提供了最好的教育资源。为此,本学期我们以《纲要》和《指南》精神为指引,开展了“有效开发与利用农村课程资源的实践研究”的课题研究。根据课题方案及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1.善于捕捉生活中的课程资源,丰富一日活动。
挖掘生活中有价值的、适合班级幼儿发展水平的、他们感兴趣的课程资源,进行筛选和整理,以丰富课程内容。从四季的农作物,从当地的民间游戏到民风民俗等等,都为幼儿认识自然、认识社会提供了最好的教育资源。教师要做个有心人,及时捕捉和整合教育资源。
2.巧妙利用生活中的课程资源,设计精彩活动。
根据所筛选和整理的素材内容设计相应的游戏活动,充分体现趣味性、童趣化、可操作的特点,以引发幼儿参与游戏活动的积极性。
(1)乡土游戏,让幼儿在做中学。发展了幼儿与同伴间的合作交往能力,同时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2)民间童谣,将民间童谣引入幼儿教育。不仅能够让幼儿潜移默化地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独具魅力的文化,还可以帮助每一个孩子实现其富有个性的发展,乐在其中,悟在其中,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和积极的情感态度,从而促进素质的全面多元发展。
(3)农村手艺,让幼儿在动中学。充分利用家长资源,采用“请进来”的形式,让孩子们了解家乡的传统手工艺,不仅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还能培养幼儿从小爱家乡的情感。
3.充分发挥家长资源,创设丰富的游戏环境。
《纲要》中说: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现代教育理论认为:环境是幼儿与幼儿之间,幼儿与成人之间,幼儿与物之间互动的关键性因素。为此,在班级游戏环境的创设中,我们和幼儿、家长一起行动起来,共同收集芦苇、麻绳、竹竿、稻草、螃蟹,创设了以“湖光花园”为主题的游戏环境,让环境发挥特殊的、潜在的影响作用,成为“不说话的教师”。
实践证明,只要立足农村幼儿园实际,就地取材,充分挖掘农村本土材料,就可以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游戏活动,就能开展经济实用、丰富多彩、深受幼儿喜爱的“本土化”游戏活动。我们的幼儿就能体验到游戏带来的快乐,就能在游戏中获得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