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论文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2021课题>成果展示>课题论文> 文章

从巧用资源 到儿童经验

发布时间:2024/1/25 12:31:31 作者:吕慧 浏览量:64次

从巧用资源 到儿童经验

                      ——浅谈《指南》背景下班级课程资源库的开发与利用                                            常州市金坛区指前镇中心幼儿园  唐惠惠

摘要】幼儿教育中课程资源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课程资源是幼儿园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也是幼儿园实现课程目标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关乎幼儿园的教育水平。目前很多幼儿园建立了课程资源库,并根据幼儿的发展特点、实际需求及社会发展情况不断进行完善和优化,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幼儿园课程实施的效果。如何在班级课程资源库的开发与建设中帮助幼儿提升游戏水平,获取有益的学习经验一直是我们努力追求的目标

关键词】课程资源库;游戏水平;学习经验

幼儿园课程资源对幼儿的身心成长、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它能使幼儿在日常活动中体验到不同的情感,也能帮助幼儿幼儿提升游戏水平,获取有益的学习经验。教师要挖掘一些具有教育价值的有效资源,对其进行筛选、整合和利用,使之成为幼儿能够理解、接受并且喜欢的内容,为班级主题课程的开展创造条件

   一、挖掘自然资源,建立班级物质课程资源库。

我园地处美丽富饶的长荡湖西畔,是典型的农村水乡幼儿园,周边物产丰富,各种自然资源更是取之不尽,湖中碧绿的水草、灵动的螺蛳、黄满膏肥的大闸蟹、种类繁多的淡水鱼;湖面上朵朵盛开的菱角叶、随风飘荡的小船;河滩边风姿摇曳的芦苇、竹篙等所有这些,都为我们有计划地为孩子创设丰富的物质课程资源库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1. “活”用动物资源,积极开展班级游戏课程。

大自然给与幼儿最大的创造与想象空间,因此,让幼儿回归自然,引导他们与动物资源互动,给幼儿充分的自由空间,发挥他们的天性。如:我们幼儿园的水生动物饲养区内就养着许多幼儿熟悉的动物资源,有螃蟹、蜗牛、螺蛳、泥鳅、黄鳝、鱼儿等,各班根据幼儿的喜好进行认养,从进苗、喂食、换水、放生等他们全程参与,积极观察,主动探究,了解了一些动物生长的过程,积累一些相关经验,并且体验了水乡人民的辛勤与快乐。

例如:案例之为越狱的大螃蟹安个家

大螃蟹来啦!自从在幼儿园水生动物养殖园认养了三只螃蟹以来,我们班的自然角养殖区异常热闹。一只挥舞着大钳子的螃蟹威武地出现在幼儿面前时,他们的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今天螃蟹要换水吗?它一天要吃几次?我们这个小塑料盒子他们住的习惯吗?孩子们经常在一起讨论着,观察着

一段时间后,随着螃蟹的神秘失踪,孩子们决定给大螃蟹们安个新家。什么样的家是螃蟹喜欢的呢?孩子们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原先的塑料盒子太小,螃蟹在里面都不能自由活动,而且盖上盖子后不透气,螃蟹会闷死,于是他们找来了大的泡沫箱,在四周挖了几个小眼方便透气,又在泡沫箱的顶上盖上一张大网,这样既方便观察,也方便孩子们进行喂食。就这样孩子们每天都来照顾着这些大螃蟹,可是好景不长,没过几天,又有一只螃蟹失去了生命,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教师适当引导幼儿进行反复观察,为什么户外养殖园里的螃蟹还是好好的呢,它的家跟我们现在的家又有什么不一样呢?带着思考和问题孩子们来到户外仔细观察,发现由于天气渐热,户外养殖园水池里的水温也会逐渐升高,为了帮助螃蟹降温,池子里早就养了一些水草,这样当温度高时,螃蟹就有地方避暑啦。于是班级老师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些水葫芦,孩子们将它栽种到泡沫箱里,现在的螃蟹们最喜欢躲在水葫芦里和孩子们玩捉迷藏孩子们都说螃蟹最喜欢现在的新家了。

螃蟹是孩子身边熟悉的小动物,所以此次为螃蟹造新家的活动,孩子们始终兴趣极高,遇到困难积极想办法解决,在解决的过程中,他们会商量、讨论、相互合作在多次的观察与实践中形成有益的经验

2.用植物资源,有效开展班级主题课程。

美丽水乡是个广阔的天地,丰富多彩的大自然为我们提供宝贵的植物资源。每学期开学初我园就对各种植物资源进行汇总分析根据孩子们的需求进行班级认领计划,带领他们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从小感受水乡植物资源的丰富和有趣,并由此生成新的主题课程在真实的体验中鼓励幼儿经验的自主建构。

例如:案例之和孩子们一起对话青苔

孩子们在户外水湾中的发现了青苔,他们有的在水里摸一摸、有的用身子闻了、有的把它放在手上仔细观察,青苔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青苔是生活中见的一种植物,我园大多数幼儿家中均有鱼塘,他们是土生土长的水乡娃,对青苔的生长环境有一定的认知经验。从幼儿的兴趣出发,遵循《指南》喜欢亲近大自然”“乐于探究周围事物及现象育目标与建议,我们开展了对话青苦探索性游戏学习活动,让幼儿与青苔来一次亲密地接触。教师结合大班幼儿的年岭特点,展开了活动目标的预设,引导幼儿观察探究青苔的特征,初步了解青苔的生存环境,萌发热周边植物的情感当孩子们回顾自己对青苔的已有经验时,教师适时支持他们进行自主表达表征;当孩子们寻找到其它地方的青苔时,自发产生了跨越沼泽地、绕青苔走等游戏活动;当孩子们想到自己养殖青苔时,教师更是引导他们观察对比青苔生长环境的特征,尝试实验中对比和发现。教师始终站在儿童立场,将教育目标与预期很自然却又真切地蕴含在真实场景的游戏化学习中,引发和支持幼儿的持续探究。

二、整合历史资源,建立非遗文化课程资源库。

我园是金坛区三大建制镇之一,属于非遗文化浓郁之乡,具备得天独厚的非遗特色历史文化资源,例如指前鱼灯、东浦丝弦锣鼓、驴灯、虎老虎等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均属于省级非遗项目,我们以地域特色的非遗文化资源为载体,对其文化内涵及价值进行挖掘与利用,实践探索适合于幼儿学习的教育内容、形式和方法,形成幼儿园班级非遗文化课程资源库,对丰富园本课程内容有积极意义,也为幼儿提供了感知、探索和体验家乡非遗文化的机会与途径,促进了非遗的传承教育功能。

例如:案例之将非遗带入到幼儿视野中。

幼儿的学习由兴趣和情绪为主导,为了让幼儿更为直观的感受身边的非遗文化,激发幼儿兴趣,我们以体验探究的形式将非遗带入到幼儿视野中。以春游活动为契机,带领幼儿实地参观东浦镇徽派建筑,让幼儿通过观察比较真切了解水乡建筑之美。接着一起聆听东浦丝弦锣鼓之声,看到长者们排成一条长,少则三四十人,多则五六十人,边行进边演奏,走村串乡。演奏时,十六首乐曲和十六番锣鼓轮番交替,巨龙般的队伍蜿蜒于水乡泽国的田野间,一路丝弦一路乐,蔚为壮观。以传承艺术为宗旨,从娃娃开始抓起,我园班级美工区学做丝弦锣鼓,表演区进行锣鼓演奏,很好地实现了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互动。指前鱼灯、庙圩马灯等非遗文化项目也将陆续走进校园,让非遗文化源源不断地传承下去。非遗进校园推广仅是个美好的开始,对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来说,依旧任重道远。

三、善用家长资源,助力班级人文课程资源库。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班级课程资源库中不仅包括以自然类、生活类材料为主的实物资源,还包括家庭、社区中的非实物的人文资源,比如我们的家长来自各行各业,有特有的文化底蕴、教育观念,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专业特长等都是班级课程资源库中非常有用的资源。班级在进行主题课程时,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家长资源,助力班级资源库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课程活动。

每一学期我园各班都会发放家长问卷,了解家长的基本信息及职业特征,根据家长的特长建立班级人文课程资源库,并且在开学初根据幼儿课程需要进行及时归类整理。如在《一亩良田》的主题活动中,我们班进行了水稻种植活动,虽然孩子们已经升入大班,但是对于秧苗的播种、拔秧、插秧等活动还是缺乏相关的经验,于是我们通过查找田园类家长资源档案表,找到了几个种植经验丰富的奶奶参与我们的种植活动中,从选种到播种奶奶们热心引导孩子,让孩子们知道种子的筛选是成功栽种水稻的第一步,等到秧苗长高后,奶奶们又脱了鞋子,挽起裤腿,带领孩子走进秧田进行拔秧,从最开始的不知从何入手,到能拔出几株带根的秧苗,孩子们在奶奶的帮助下手法越来越熟练。虽然我们的水稻种植才刚刚起步,相信通过孩子和家长的共同参与,我们成功收获水稻的日子将越来越近。又如,我们周边大多数家长都在指前镇针织厂、毛纺厂上班,我们把这一类家长归为纺织类资源,建立纺织类家长资源档案。当我们建构游戏时需要一些低结构的线筒材料时,可以找纺织厂工作的家长帮忙收集;当我们表演区需要设计演出服饰时也可以邀请具有裁剪手艺的家长进行现场助教,带领孩子进行服装的设计与制作。老师作为支持者、建设者,通过分类整理家长资源使我们在班级人文资源的收集和利用上更有目标性和方向性,通过多种形式让家长参与到孩子的活动中,让他们也成为班级资源库的主动建设者。

班级资源库是我们开展幼儿课程活动的基本保障,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和推进,我们已经树立了一定的课程资源意识,能从生活中主动寻找课程资源,探索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主题课程开展的过程中使幼儿体验到不同的情感,也能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使幼儿园课程建设朝着系统、生动、优质地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晗.基于幼儿有益经验的获得规划幼儿园课程资源[J].幼儿教育,2018(4).

[2]俞丽丽.开发和利用有效资源,整合于幼儿园课程[J]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

地址:常州市金坛区指前镇学府路2号 电话:0519-68085200

版权所有 常州市金坛区指前镇中心幼儿园

技术支持:南京裕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