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2023课题>课题主件>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 文章

本土非遗文化资源融入园本课程的实践研究 ——课题研究阶段小结

发布时间:2024/7/10 19:49:48 作者:学校管理员 浏览量:2132次

本土非遗文化资源融入园本课程的实践研究

——课题研究阶段小结2024.2-2024.6

本土非遗文化作为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文化传承和教化育人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在幼儿成长过程中,幼儿园教育是起到启蒙和奠基的重要作用,如何开发本土非遗文化课程资源,发挥其对幼儿教育的有益借鉴作用,对于幼儿的学习和成长有着重要意义。本学期,我园课题组老师以双指南精神为指引,立足本园实情,不断探索非遗文化资源的有效利用,助推水韵特色课程的实施,在重视幼儿本土民俗文化的熏陶作用下,更好地促成幼儿健全人格的养成。

一、重理论学习,提升教师内涵。

我园一改常态做法,以实际能力和成绩公平公正地推荐出三个阅读领衔人。吕慧老师领衔阅读《导向学习》,通过话题预设、读书打卡、沙龙研讨的方式,人人踊跃参与,学以致用、收益颇丰;何欢欢老师领衔阅读《指南》,通过五大领域的问卷星理论测试、定时定素材的现场练兵等创新举措,让成熟型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稳打稳扎地向上生长;汤洋铭老师领衔阅读《领域关键经验》,结合新教师的个体差异,针对性的制定研读计划,通过优化材料投放、环境创设、角色设置等方式落地研读内容,展示研读成果。

二、抓园本教研,丰盈课程内核。

我园基于园情、师情,以专题教研、课题教研、现场教研、常态教研等多元形式拉锯式展开,围绕“户外自主性区域运动中幼儿能力发展的观察与支持”的材料、音乐、均衡与优化四个切入点进行专题教研、围绕“创设非遗活动室资源清单”、“市集活动的深度游戏与学习”等进行课题教研,围绕“植树节”、“成长节”、“采摘节”等进行常态教研。各年级组根据教研告示单,提前借助常态教研进行分析探讨,做好人人都想说且有话说的充足准备。大家思维碰撞,不断迸发出新的火花,以新策略、新路径有效支持下一步工作的开展,例如调整、优化户外活动区,积极创设安全的、适宜的且有挑战性的户外游戏;形成范式“社会领域”的建构与实践,开展“水韵市集”的区级活动;结合鱼灯、吕家军拳、皮老虎等多种非遗资源,以展示厅、表演厅、制作厅和办公厅的格局创设了非遗活动室以义卖敬老、探秘种植基地、项目探究紫叶李等形式,开展成长节、采摘节活动,深受幼儿喜爱。

三、寻非遗资源,落实班本课程。

在本土非遗文化融合园本课程中,我园教师积极发挥自身能动性,善于依托当地的可以利用特色民俗资源,开发适宜幼儿教学活动运用的课程,使幼儿在“学与玩”之间达到有效平衡,提升幼儿综合素养,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当“皮老虎、吕家军拳”等指前非遗悄然进入幼儿园时,课题组老师积极思考“如何有效利用非遗资源开展班本课程”、“怎样循序渐进阶段式开展”、“家校社能否三方联动支持深入探究”等问题,并不断挑战自己、突破自我,通过多渠道搜集资料、挖掘资源,在充分预设的前提下,基于“幼儿已经知道的”、“幼儿想知道的”和“我们应该让幼儿知道的”三方面进行展开。

同时,各班基于幼儿的兴趣与需求,链接水乡资源、民俗文化,生发出有趣且有意义的班本课程。如:大一班源于社头皮老虎和苏州皮老虎的结合体,生成《皮老虎》,幼儿在一次次的学习与探究中,能挑战颇具难度的双人皮老虎表演,并在毕业典礼中进行成果展示;大二班源于金坛茶文化的洗礼,生成《茶百道》,利用植树节之际种上两棵茶树,观察茶叶的生长变化、炒茶制茶的过程、泡茶品茶的礼仪等轻车熟路,在区级活动中进行汇报展示;中一班源于指前东浦的吕家军拳,生成《吕家军拳》,继承人吕爷爷三次进校园,与金坛武术协会齐表演,手把手、面对面教幼儿分解动作,体验、学习“六合拳”;中二班源于《中国风筝》绘本及风筝民俗文化,生成《风筝满天飞》,幼儿对利用各种材料制作风筝、绘制风筝图案、理解图案寓意等铭记于心;小班源于市集售卖的小鸡,生成《萌鸡小队》,对小鸡的特征、生活习性以及小鸡的死亡都有初步了解。这样的班本课程,让幼儿的成长得以浸染、得以传承、得以发扬,让每位幼儿留得住童年并记得住乡愁。


地址:常州市金坛区指前镇学府路2号 电话:0519-68085200

版权所有 常州市金坛区指前镇中心幼儿园

技术支持:南京裕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