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3中班园本《清明》(袁煜江)
发布时间:2025/3/31 22:48:13 作者:袁煜江 浏览量:77次
金坛区指前镇中心幼儿园 让每一株幼苗健康快乐成长
水—韵—之—美
园本:清明
金坛区指前镇中心幼儿园 袁煜江
一、看视频,引出清明节,了解清明节的时间与含义。
1.播放音频及图片“清明节”,了解清明节的时间与含义。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古诗,诗里藏着一个节日,请小朋友仔细听。欣赏完古诗,你听出古诗中唱的是哪个节日了吗?(清明节)你知道清明节在什么时候吗?
2.小结:清明节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在每年的4月5日前后。清明节既是踏青郊游的好时节,也是祭祀、缅怀祖先的重大节日。
二、观看故事视频《清明节的由来》,初步了解清明节的由来。
师:这和古代的一个故事有关,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播放故事动画视频《清明节的由来-1》,初步介绍介子推帮助重耳的故事。
师:重耳在逃亡时发生了什么?(饿得晕倒了)谁帮助了他?(介子推)
师:如果你是重耳,你会对介子推说什么?(谢谢)
2.小结:介子推在重耳流亡期间一直帮助重耳,他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
3.播放故事动画视频《清明节的由来-2》,讲解介子推的牺牲和寒食节的由来。
师:晋文公做了什么事?(放火烧山)介子推最后怎么样了?(被烧死了)晋文公为了纪念介子推,设立了什么节日?(寒食节)这个节日不可以做什么?(生火做饭)
4.小结:晋文公为了逼迫介子推出山,放火烧山,结果介子推被大火烧死。晋文公非常伤心,为了纪念介子推,他设立了寒食节,这一天大家不能生火做饭。
5.播放故事动画视频《清明节的由来-3》,介绍寒食节和清明节合并的传说。
师:第二年晋文公去山上发现了什么?(烧焦的柳树活了) 晋文公把烧焦的柳树叫什么名字?(清明柳) 寒食节的后一天被定为什么节日?(清明节)
6.小结:第二年晋文公去祭拜介子推,发现烧焦的柳树复活了,于是将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并规定寒食节的后一天为“清明节”。后来由于两个节日时间接近,便合并在一起,成为了我们现在的清明节。
三、观察图片,了解清明节的传统习俗及其背后的含义。
1.回顾故事视频中出现的清明节习俗。
师:还记得故事中晋文公通过那些方式表达对介子推的思念吗?(扫墓祭拜、折柳、戴柳)
师:通过扫墓祭拜表达对逝去的人的思念,这个方式也沿用至今,人们还会带上鲜花水果去看望离开的亲人。
2.了解现代清明节缅怀先烈的习俗。
师:人们在清明节时除了会给先人扫墓祭拜,还会到烈士陵园给一群特别的人扫墓祭拜,他们便是革命烈士。烈士陵园是一个安息着许多为了国家、民族和人民英勇牺牲的英雄们的地方。这些英雄们为了保护我们的家园、亲人和朋友,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他们的牺牲和贡献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3.了解清明节其他的习俗及其背后的含义。
(1)风筝
师:清明节时,人们还会做哪些其他事情呢?一起来看看。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放风筝)你们喜欢放风筝吗?放风筝也是清明节的习俗之一。很久以前,人们会在风筝上写下烦恼,然后剪断风筝线,让烦恼和风筝一起飞走。
(2)秋千
师:你们玩过秋千吗?玩秋千的时候感觉怎么样?在清明节,人们还会荡秋千。以前的人们认为荡秋千可以把不开心都甩出去,而且还可以锻炼身体。
(3)植树
师:图中的小朋友和爸爸在干什么?(植树)清明节前后,天气很好,植物长得很快,因此人们逐渐形成了在清明节植树的习俗。
(4)清明馃
师:图中的小朋友在吃什么?(清明粿)清明节融合了寒食节的习俗,在寒食节那天,不能生火做饭,只能吃像清明粿这样凉凉的食物。
(5)小结:清明节的习俗活动非常多,我们既会用扫墓祭拜、折柳戴柳的方式表达对逝去的人的思念,也会通过放风筝、荡秋千、植树等活动来享受大自然、锻炼身体,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节日。
活动延伸家园共育
家长可以利用清明假期带领幼儿外出踏青,享受春天在美妙的大自然游玩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