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6月观察记录(吴倩)
发布时间:2025/6/16 14:59:11 作者:吴倩 浏览量:76次
金坛区指前镇中心幼儿园 让每一株幼苗健康快乐成长
水—韵—之—美
金坛区指前镇中心幼儿园区域观察记录表
面上观察 | |||||
区域 | 人数、幼儿代号、性别 | 使用材料及使用时长 | |||
建构区 | 4 4男(14、16、18、22) | 各种清水积木、夏天相关辅助材料,整个游戏时间 | |||
科学、益智区 | 3 1男2女 (13、15、3) | 图形磁铁拼搭玩具、天平、拼图等,整个游戏时间 | |||
美工区 | 2 1女1男(21、12) | 彩纸、颜料、塑料掉、海绵棒、扭扭棒等,整个游戏时间 | |||
点上观察活动区域:益智区 | |||||
观察时间 | 6.5 | 观察对象 | 龙龙(5岁4月零天)、景欣(5月1月零20天) | ||
观察目的 | 了解幼儿的在天平游戏中对重量概念的感知、操作技能发展情况。 | ||||
关键信息 | 活动开始,幼儿龙龙和幼儿景欣来到益智区天平游戏材料旁。幼儿景欣先拿起天平,仔细观察两边的托盘和中间的指针,尝试轻按托盘,看指针摆动。幼儿龙龙则专注挑选彩色塑料动物砝码,把不同造型的砝码在手中摆弄,互相比较。 接着,幼儿龙龙将一个黄色砝码放在天平左侧托盘,指针立刻倾斜,他好奇地睁大眼睛,又快速在右侧放一个相同颜色砝码,指针慢慢回归平衡,两人脸上露出惊喜笑容,开始交流:“哇,这样就平衡啦!”“这个砝码好像小熊呀”。 随后,幼儿龙龙尝试不同组合,先在左侧放一个蓝色“小熊”砝码,右侧依次加黄色砝码,边放边观察指针。当指针偏向左侧,幼儿A说:“左边重啦,得再加一个。” 幼儿景欣配合地递过砝码,两人不断调整左右托盘砝码数量与种类,探索平衡规律,过程中偶尔因意见不同小声讨论,如“这个大的应该放左边吧”“不对,刚才小的放右边也平衡过”。 后来,幼儿景欣提出新玩法,拿出纸笔,说要“记下来” 。她在纸上画简单表格,尝试记录每次天平两侧放置的砝码及平衡状态,幼儿龙龙在旁协助摆放砝码、报数,虽记录的符号和数字稍显凌乱,但能看出在努力用表征方式梳理游戏发现。 | 解读与支持: 解读: 1. 科学探究能力:幼儿通过操作天平,直观感知“重量平衡”概念,在反复尝试砝码组合中,主动探索物体重量与天平平衡的关系,是对科学现象的初级探究,符合中班幼儿“对周围事物好奇,喜欢操作探索”的认知特点 。 2. 数学思维渗透:游戏中涉及砝码数量增减、左右托盘的对称放置,隐含“数量对应”“对称平衡”等数学逻辑,幼儿在调整砝码时,不断进行简单的数量比较与逻辑推理,促进数学思维发展 。 3.合作互动:两人在游戏中自然分工,一人操作砝码、一人辅助记录或递材料,遇到问题共同讨论,体现中班幼儿初步的合作意识,在互动中学习倾听与表达,提升社会交往技能 。 4.语言交流:交流时使用“重”“轻”“平衡”等科学词汇,以及商量、解释的语句,如“左边重啦,得再加一个”,既巩固对游戏的理解,也锻炼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与连贯性 。 支持: 丰富砝码种类:增添不同材质(如木质、金属质感塑料 )、不同形状(非动物造型,如几何形状 )砝码,拓展幼儿对“重量”的多元感知,引发新探索方向,如对比相同大小不同材质砝码的重量差异 。 2. 优化记录工具:提供画有清晰天平示意图、简单称重表格的记录卡,搭配彩色标记笔,引导幼儿更规范记录,如标注砝码名称、数量、平衡状态,辅助梳理探索发现,提升科学记录能力 。 | |||
交流预设 | 1. “刚才你们让天平平衡时,试过哪些办法呀?怎么发现这些办法有用的?” 2. “有的配重块大,有的小,它们在让天平平衡时,作用一样吗?为啥?” 3. “生活里,还有哪些东西像天平这样,能用来比重量、找平衡呀?” | ||||
班级:中二 观察者:吴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