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过程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2021课题>研究过程> 文章

课题小结

发布时间:2019/6/20 14:12:01 作者:杨健 浏览量:3608次

农村幼儿园自然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对策建议

金坛区指前镇中心幼儿园 杨健

新《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

(一)加强培训,在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形成教育合力

     1.组织教研培训, 提高幼儿教师对课程资源的认识水平

首先,幼儿园可以开展专题讲座,请教研员对幼儿教师进行培训 ,以使幼儿教师对课程资源的重要性、内涵、分类、特点等有一个清晰准确的理解与认识。讲座内容可以分阶段进行,逐步深入,切勿满堂灌,每次讲座内容要力求精炼,以幼儿教师的吸收理解为基准;其次,集体研讨教育实例,幼儿教师阐述自己针对于该项教育活动进行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的思路与想法,在案例讨论中加深幼儿教师对课程资源的理解;最后,深入教学实践,观摩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优秀案例, 借鉴他人关于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亮点,升华自己对幼儿园课程资源的理解与认识。

2.注重家园沟通,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

据上所述,家长是农村幼儿园生存和发展的支柱力量,也是影响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方面。因此,寻求家长的支持是重中之重。二改变家长头脑中固有的观念并非易事可以采取以下举措。

1  定期组织家长会

幼儿园首先要帮助家长树立正确观念。家庭教育能否取得成效,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正确与否是关键。家庭教育观念决定着家庭教育的走向。因此,指导家庭教育的当务之急,是从观念入手,通过宣传教育,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在指导家庭教育中,幼儿园应特别关注家长的家教观念,积极向家长宣传现代教育理念,并使之入脑、入心,形成正确的亲子观、人才观、教育观、儿童观,使之成为家庭教育的行动指南。

2)注重多种形式的培训

      幼儿园可以借助家园栏、家长沙龙、家长学校、家长微信群等多种形式开展关于自然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培训,改变家长对于教育观念,自然资源不正确的看法,引发他们对乡土课程资源的重视,对游戏化课程的认识,激发他们对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兴趣,鼓励他们成为开发利用的主体。比如我园教师们将利用乡土资源的想法、具体需求等告诉家长们,得到了家长们的大力支持,有的家长出差到外地还不辞辛苦地带回贝壳、芦花、笋壳等地方特色材料。丰富的乡土材料为我们幼儿园带来了特色,带来了活力,带来了新的希望。 

此外,幼儿园还要加强与社区的联系,实现家、园和社区三方积极互动,形成良好的大教育合力。

3. 园长予以重视,建立健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指导、激励机制

园长全面负责幼儿园的一切生活与事务,农村幼儿园课程资源利用现状的改善离不开幼儿园园长的重视与支持。园长要自觉提高对课程资源的理解与认识,一方面要主动阅读一些关于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书籍,另一方面要参加相关的教研培训,丰富自己关于课程资源的相关的知识。此外,为了调动广大幼儿教师进行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热情,园长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如可以对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过程中表现优异的集体和个人给予精神上的奖励,颁发“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先进集体”、“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并将这些荣誉与年终的教师考核挂钩, 最终转化为教师的工资待遇。

(二)立足实际,将自然资源融入课程游戏化建设中

1.利用自然环境开展游戏

杜威说:“儿童的社会生活是其一切训练或生长的集中或相互联系的基础”[8],幼儿的认知、情感、态度、行为的发展不能脱离其具体经验的生活环境,所以我们要充分发挥大自然赋予的优势,积极利用儿童生活其中的自然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确保孩子有充分的户外游戏时间。春天的草地、夏天的树林、秋天的田野、冬天的雪景,都是幼儿天然的乐园、自觉的课堂,他们会沉浸其中,玩得不亦乐乎。总之,农村自然环境为幼儿提供了丰富、开放、有趣的游戏场所。我们要巧借这些自然环境,引导幼儿在玩乐中探索,在游戏中学习。
      2.利用自然物品自制玩、教具
     玩具,是孩子的亲密伴侣,是幼儿游戏的物质基础。绳、球、圈(竹圈、柳条圈等)、棍(秸秆、木棍)、沙包等是常见器材,我们还把农村的废旧物洗净消毒后稍加修饰做成农村孩子爱不释手的玩具,如引导幼儿用麦秆当游戏棒、吹泡泡、做哨子、编辫子、拼贴图案等,我们还专门在课题室里开辟了一个用麦秆做材料的巧手角;带领幼儿用稻草编辫子、搓绳子、做稻草人或玩跳绳、跨跳、抓尾巴,学习用稻草来编围幔等游戏;用丝瓜瓤做梅花鹿,用高粱秆、玉米秆做眼镜、猫头鹰,用狗尾草穗编织各种动物头型,用花生、南瓜籽等进行各种人物造型等。再如将大纸箱制成了活动汽车、坦克,小纸盒加工成了纸盒积木,厚纸板做成了开发智力的插接玩具等。对孩子们来说,游戏材料是否精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是否快乐。
     (三)创新体系,充分利用农村自然资源打造园本乡土特色课程

1.利用农村自然资源打造园本乡土特色课程的内容

陈鹤琴曾经提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的主张,认为儿童应该在与自然、社会的直接接触和对自然、社会的亲自观察中获得第一手经验和知识,而我们广大农村的乡镇周围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因此幼儿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幼儿园周围环境中的教育资源并使其系统化为课程。从宏观上来看,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幼儿园常规、幼儿园同伴群体、教师群体、教师的态度、管理方式,幼儿园的心理环境、家庭、社区等等都是可利用的自然资源。从微观层面来看,春天粉红的桃林、雪白的梨花;夏天满池的荷花、树上的知了;秋天小山似的稻草堆、玉米堆;冬天温暖的蔬菜大棚;还有水沟边爬行的龙虾、青蛙捉虫;蚂蚁搬豆、蜜蜂采蜜等都是幼儿非常熟悉的乡土课程资源。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些来促进农村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把这些资源变成教具或者变成课程非常有意义。

2.利用农村自然资源打造园本乡土特色课程的方式

利用农村自然资源打造园本乡土特色课程一是可以采取主题活动的方式,即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构建主题的方式进行。具体来说就是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身心发展特点、日常生活、教师兴趣特长或者教学中的生成性问题等,围绕当地可以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确定某一主题,然后围绕这个主题形成一系列问题、开展一系列活动。如有一次吃过午饭后我们和幼儿在园中的草地上散步,这时一个幼儿发现了一群蚂蚁正在搬家,一声惊呼后幼儿们都围了上去,对于它们在干什么展开了争论,一小时的午休很快就过去了,但幼儿们显然并没有得到满意的结果,还在悄悄地争论着,于是一个“我是小小蚂蚁”的主题活动在我们心中形成了,我们鼓励幼儿去观察,去寻找有关蚂蚁的图片,资料,去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等,两天后,我们班举行了我是小小蚂蚁的主题活动,让每个幼儿都上前来介绍自己对蚂蚁的了解,最后我们利用电脑,投影仪为幼儿进行完整演示蚂蚁的家,和同伴的生活等。接着我们根据主题活动内容进行了一系列的课程教育美术:画蚂蚁;社会:团结力量大;音乐:我是小小蚂蚁;科学:小蚂蚁搬家;语言:蚂蚁的家等。二是采取融合渗透的方式,比如在环境中融合渗透、在游戏中融合渗透、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融合渗透。

3.利用农村自然资源打造园本乡土特色课程的策略

一是根据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打造“蓝天下的课堂或学校” ,即孩子们可以在没有围墙的学校里或者课堂里学习和玩耍。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在蓝天下创办了一个没有围墙的学前班,他告诉孩子们,“我们的学校将来就在蓝天下,在大梨树下,在葡萄园里,在牧场上。”美丽的大自然会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亲身实践和生活。根据这个理论指导,我园就开发编写了“田野四季”、“马陵山四季”等园本教材。

二是把课堂搬到大自然中。在播种的季节带领幼儿参观农民伯伯播种的辛劳,并让幼儿动手去做力所能及的农活比如撒种子,切身体验粮食的“粒粒皆辛苦”;在收获的季节带领幼儿去田间地头捡拾麦穗、稻穗、玉米棒,让幼儿亲近大自然的同时学会思考,热爱劳动,尊重和珍惜劳动成果。

三是开发利用农村“五大领域的课程资源”和“特色课程资源”。五大领域基本上覆盖了农村所有的乡土资源。要更好地开发利用这些资源,不仅要求教师结合幼儿熟悉的事物、游戏、故事,还需要教师有整合课程资源的能力,能够机智地加以引导,抓住每次教育的契机,在园本教研科研的帮助下,使这些乡土自然资源形成特色的幼儿园园本课程并加以推广应用。

 


地址:常州市金坛区指前镇学府路2号 电话:0519-68085200

版权所有 常州市金坛区指前镇中心幼儿园

技术支持:南京裕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