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学研究>教育论文> 文章

幼儿园生活化课程的实施与推进 ——以大班“我们和石磨的故事”班本课程为例

发布时间:2023/3/9 0:45:03 作者:何欢欢 浏览量:2654次

幼儿园生活化课程的实施与推进

——以大班“我们和石磨的故事”班本课程为例

常州市金坛指前镇中心幼儿园  何欢欢

摘要】幼儿园生活化课程,回归传统、自然与本真。教师是要经历对儿童活动的环境和材料进行预估、准备和调适的过程[1]。班本课程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日生活中充满了教育契机,《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中提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各种偶发的教育契机,能抓住活动中幼儿感兴趣或有意义的问题和情境,能识别幼儿的主动学习,及时给予有效支持”。

【关键词】生活化;石磨;班本课程;

一、发现教育契机,确定课程主题[2]

    陶行知曾说:“教育的根本来源于生活,生活和教育是一体的,最好的成长是生活,幼儿在生活中成长、在生活中感悟”。班本课程源于生活源于幼儿。

在比较安静的游戏状态下,忽然点心桌传来了小声的交流声:果果:“今天喝的是什么呀?这么好喝?”豆豆:“这个是豆浆,喝起来甜甜的”。妞妞:“我老家四川有石磨,我外公磨豆浆给我喝,比现在喝的这个豆浆还要香呢”。在游戏分享中,果果分享了点心桌的交流内容,还表示了对石磨的兴趣。于是,我们进行了一场谈话活动,并投票记录有多少孩子同样对石磨感兴趣。《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中指出:“教师要支持幼儿自主选择游戏材料、同伴和玩法,支持幼儿参与一日生活中与自己有关的决策”。投票的结果显示大多数幼儿都对石磨感兴趣,于是我们先找了石磨相关的视频资料。孩子们的兴趣更浓了。石磨可以磨很多的东西,制作好吃的美食,孩子们都想自己动手操作。

孩子们的学习应该在真环境中,借助真材料来完成。基于这样的认识,一周后,我们的生活区迎来了新的游戏材料--石磨。孩子们很兴奋,都围过来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甚至有孩子用牙去磕一磕。这些感官的体验都会留在孩子们的记忆中。大班孩子能感知物体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在观察过后,孩子们自告奋勇地组装。扬扬说:“我力气大,能搬得动”,扬扬请了他的好朋友妍妍一起来组装。两个人经过合作和多次尝试终于组装成功。

在初次探索石磨活动后,孩子们用绘画的方式表征自己的发现。有的从自己看到的、有的从自己摸到的、有的从自己的生活实际出发,表征了自己的探索活动。教师一一倾听并真实记录孩子们的想法和体验。

大班幼儿有着强烈的探究、求知欲望,在生活区投放石磨,孩子们能真实地主动地探索石磨的功能。能够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学习主动性。因此,为了满足孩子们需求,我们从幼儿出发、从生活出发,实施班本课程。

二、班本课程中的主题研究image.png

让班本课程体现出回归传统、回归自然回归生活、回归儿童的特性[1]。如果说中国哲学、文化是养育“生活化课程”母体的话,主题的选择就是课程的灵魂。在我们的班本课程中,我们融入了《在金色的秋天》、《动植物王国的奥秘》和《拥抱冬天》的主题活动。

孩子在初次探索石磨后,就开展了《石磨知多少》的调查活动。我们一起进行了关于研磨的讨论:“为什么要进行研磨呢”?“研磨的出现给生活带来哪些变化”?“石磨研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呢”?“我们可以进行哪些研磨活动呢”?

于是在《在金色的秋天》主题中收集了各种各样的种子。我们关于石磨的初研磨活动开始啦!在《动植物王国的奥秘》中,孩子们将研磨好的各种豆粉进行手工创想,捏造了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在《拥抱冬天》的主题中,孩子们探索制作豆浆、豆腐的过程,通过动手操作,其乐融融,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感觉暖暖的。在探索过程,教师尊重并回应孩子们的想法与问题,过开放式提问、推测、讨论等方式,支持和拓展每一个孩子的学习。引导孩子真实地去探索,去游戏,去思考,去联系生活,去热爱生活。

     三、创设多样环境,营造课程氛围[2]

(一)“8个我”区域环境创设

    蒙台梭利主张的环境目标是:“尽量使成长中的儿童从成人那里独立出来”。这指的是,要为孩子们提供一个能让他们自我服务——自己生活——没有成人帮助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们变得更加积极主动,教师变得越来越轻松,越发处于辅助的地位。

在班本课程中,我们在墙面创设了“我的问题”、“我的需要”、“我的故事”和“我的挑战”,孩子们只要把游戏中过程进行表征,教师一一倾听孩子们的想法并记录,随听随记录随时贴。在区域分享中也熟练使用徐志国老师高质量师幼互动八句话。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们逐步提升了游戏水平、表征与表达能力。在班本活动中,孩子们共同解决了很多问题,如:“为什么石磨磨不出粉来?”“两个人要怎样的合作才能更高效地研磨,才能保证区域游戏结束时能又快又好地整理好呢?”“怎么才能研磨出更细腻的粉?我们要研磨多少次?要怎样做记录呢?”

孩子们在实践中知道了,石磨研磨是有方向的,要逆时针研磨才能出粉,这里也包含了古人的智慧。在游戏前要先制定游戏计划,今天要研磨什么?和好朋友之间也要做好分工,一个人研磨,那另一个就要负责扫石磨里的豆粉,在游戏中要一边游戏一边打扫,这样好朋友才不打架,才能更好地完成计划。在游戏中,我们经历了三种筛选材料,经过对比分析后,还是要用专门的面粉筛筛出来的豆粉更细腻。每一种豆子的大小、硬度都不一样,研磨的次数也不一样。像颗粒大的硬的豆子需要研磨的次数更多。

当然在班本课程中还有许多未解决的问题,孩子们在研磨了很久的干豆之后就在想,研磨湿豆会是什么样呢?

(二)利用家长资源,促进深度学习

《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中指出:“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积极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充分利用自然、社会和文化资源,共同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在班本课程中,不仅需要教师和幼儿一起体验生活,更加需要家长的配合。家长是幼儿园的合作伙伴,幼儿园需要和家长建立平等互信关系,教师要及时与家长分享孩子们的成长与进步,认真倾听家长的意见。

我们通过线上家长会,分享了孩子们与石磨的故事,抛出了孩子们的未解决问题如:“为什么花生研磨出来的是泥而不是粉末呢?”“为什么湿的红豆研磨磨出来的是泥还不是红豆汁?”请家长在家与孩子一起去探索。

家长会后,孩子们兴冲冲地分享了自己与家长的探索结果。在磨湿豆的时候加水一起磨,就可以磨出汁啦。根据孩子们的生活经验、与家长一起的调查结果,孩子们收集的豆类、电烧锅、过滤网,我们开始了磨豆浆之旅。在区域游戏中,生活区的孩子们穿戴好后,开始研磨提前泡发的黄豆,用干净的勺子挖豆子,一个孩子在研磨,另一个孩子在观察豆浆的流动,同时关注着桌面的卫生。其他区域的孩子们时不时来关注一下生活区。在区域分享过程中,生活区的孩子们分享了自己的游戏过程。孩子们通过看、闻,摸感受了生豆浆的特征,以及豆渣的特征。在孩子们期盼的眼中,我们开始煮豆浆、品尝豆浆。

在家长的参与中,孩子们的游戏更有趣、生动、有意义,有深度。

 (三)携手社区活动,感受民俗气氛

    新年即将来到,有什么比得上浓浓的年味呢?年味怎么能少了火锅呢?豆腐,观之洁白,抚之柔嫩,食之馨香。在中国人心里,它不仅是人间风味,更是人间至味。我们当然要制作豆腐,品尝豆腐,在体验千年技艺的同时,品味美食背后的智慧和文化。

四、提供支架,推进课程发展

在班本课程的探索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积极主动、有能力的学习者,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孩子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我们可以在生活区提供绘本《豆腐店》,在阅读区提供石磨的演变历史。我们可以在生活区创设微场景,引导孩子自主学习,自主创作,自主游戏。

在孩子们的实践中,他们获得了关于石磨的知识,了解了石磨的历史,见证了古人的智慧。在游戏教师倾听了孩子们的游戏,促进了孩子们的深度学习。

五、反思活动过程,收获生活经验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班本课程源于生活,最后用于生活[1]。课程中的每一人都是生活化的,教师和孩子一起收集种子和材料、一起研磨、一起制作豆浆和豆腐、一起品尝、一起探索并解决活动中遇到的问题,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

班本课程的探索中,要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珍视生活和游戏的独特教育价值。我们要不断调整课程,使其更贴近孩子们的现实生活。

参考文献:

[1] 胡华.幼儿园生活课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10)

[2] 胡洁.基于生活教育理论下幼儿园班本课程的实施与推进——以中班“寻味野菜”班本课程为例J.教育界,2021(46)

 

 

 

 

 

 

 

 

 

 

 

 

 

 

 

 

 


地址:常州市金坛区指前镇学府路2号 电话:0519-68085200

版权所有 常州市金坛区指前镇中心幼儿园

技术支持:南京裕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