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7 班本课程《“虾”路相逢》 (吴倩)
发布时间:2023/7/11 20:23:12 作者:吴倩 浏览量:1494次
金坛区指前镇中心幼儿园 让每一株幼苗健康快乐成长
水—韵—之—美
“虾”路相逢
金坛区指前镇中心幼儿园 吴倩
【问题提示】:《指南》指出“注重幼儿实践活动,组织教育活动应根据不同教育内容,充分利用周围有利条件。”指引我们从幼儿兴趣、经验出发,创设育人环境;立足幼儿生活实际。小龙虾是日常的一种食物,孩子从兴趣出发,小龙虾的结构怎么样?小龙虾有什么秘密?小龙虾为什么会死?小龙虾怎么抓?除了小龙虾还有什么虾了?这些问题成为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如何让小龙虾与课程有效结合,我们生发的课程:→第一次察小龙虾之惑→养殖龙虾之趣→第二次、第三次察小龙虾之惑→虾玩虾趣→再见小龙虾。
关键词:养虾之趣、科学探究、与虾互动
【案例】
一、课程背景
诗琳的妈妈带来了几只小龙虾投放在了自然角,我们的自然角里多了几位“新朋友”,虽然小龙虾孩子们都见过,但是看到小龙虾还是很感兴趣,基于孩子的兴趣,我们从孩子的兴趣出发,开展了探究小龙虾之旅。
活动开展之前我们先梳理孩子的已有经验。(3月15日上午9:15)
我们利用集体活动时间,让孩子们进行了团体讨论。
幼儿团体讨论记录表
项目:“虾”路相逢 | ||
年龄段:5岁 | ||
我已经知道的 | 我的问题是 | 我最感兴趣的是 |
| 1.小龙虾吃什么? 2.小龙虾的钳子有什么用? 3.小龙虾长大是什么样? | 喂养小龙虾 |
幼儿核心经验梳理表
项目 | “虾”路相逢 |
班级: 中班 | 时间: 2023年春学期 |
教师: 吴倩 汤丽霞 | |
幼儿可能的核心经验 | |
健康 | 会运用简单的工具,如:夹子、筷子、网子 |
语言 |
|
社会 | 愿意照顾小龙虾,进行日程常养护。 |
科学 |
2.能主动探究小龙虾的秘密,观察小龙虾的活动。 |
艺术 | 愿意参加与小龙虾相关的艺术活动。 |
二.过程开展
故事一:第一次察小龙虾之惑(3月16下午15:00)
娅宁:我看到小龙虾的大钳子了。
润濯:它还有长长的胡须。
琦琦:它的壳红红的、硬硬的。
思彤:小龙虾的钳子会夹人。
分析解读:孩子们对小龙虾的外形特征比较了解,但对小龙虾的习性特征不清楚。
支持策略:利用调查的形式,通过亲子查阅和同伴的交流分享,告诉大家自己调查结果。
小结:小龙虾是杂食动物;小龙虾喜欢生活在水浅的湖泊、水沟等水域;小龙虾长大颜色会更深更红。
发现:1.小龙虾深受大家的喜欢,一般在夏季出现。
2.小龙虾长大需要蜕壳。
3.小龙虾的钳子不止撕碎食物还能保护自己
故事二:养龙虾之趣(4月13日-4月20日)
1.小龙虾出逃了(4月13日上午8:00)
每天早上小朋友入园后都回去自然角看看,有一天小朋友匆忙地跑过来叫:“老师,龙虾跑出来啦!”“为什么龙虾会跑出来”?
诗琳:它们太饿了,没有吃的,出来找吃的?
轩宇:水太脏了,我们没有照顾它们。
言言:妈妈和我一起调查说龙虾喜欢水浅的地方,我们水放得太多了。
师:那怎么办呢?
欣潼:给他们带吃的。
佳悦:我们要帮它们换水。
静雯:水不能放太多
……
分析解读:孩子们对小龙虾的探究兴趣较高,能主动去观察,发现问题也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寻找问题。
支持策略:与孩子们谈话,对他们的建议表示肯定,鼓励表征自己的策略,按照自己的策略尝试。
2.小龙虾怎么拿?(4月13日11:46)
瑾琰:老师,龙虾的钳子会夹手的,我怎么把龙虾弄出来呀?
嘉翼:我害怕小龙虾。
钰洲:用石头,让龙虾夹住石头。
言言:用水果网。
豆豆:我们生活区有筷子可以夹。
皓轩:还有夹子。
……
分析解读:孩子们知道小龙虾会夹手,想照顾小龙虾但是不知道用什么方式。
支持策略:鼓励幼儿在教室寻找工具,幼儿用寻找的物品进行尝试。
结果:用夹子和筷子能安全地把小龙虾拿起来。
3,小龙虾搬家啦(4月14日早8:09)
佳悦:小龙虾有吃的了为什么还跑出来了?
师:你们仔细看看小龙虾和养殖小龙虾的盒子。
殷竭:我知道了,小龙虾的家太小了。
娅宁:那我们去帮它们找家吧!
分析解读:在引导下幼儿能快速发现问题所在,并及时的给予解决方案。
支持策略:带领孩子在园所寻找适合的养殖容器。
结果:用装积木的框子和收纳盒进行养殖并帮助小龙虾搬家。
4.小龙虾死掉了(4月20日下午15:00)
晨间来园,先到的小朋友准备进行自然角动植物养护活动,发现小龙虾有几只死亡了。
芸华:我觉得我们喂的食物太少了。
怡芯:是不是它们不喜欢待在这里。
钰洲:我爸爸会养螃蟹,可能我爸爸知道小龙虾吧。
分析解读:孩子们的观察意识比较强烈,能主动承担照顾小龙虾的任务,并大胆的进行猜想。
支持策略:邀请钰洲的爸爸来讲解小龙虾知识,指导我们应该如何进行养殖。
发现:小龙虾容易受到惊吓,比较胆小,喜欢躲避在水草下,太多小龙虾容易出现打架情况。
解决办法:户外收集水草,给小龙虾的家增添水草。
故事三:第二次察龙虾之惑(4月23)
在照顾小龙虾的日常中,孩子们又有了新的问题,为什么小龙虾的颜色不一样?小龙虾和我们一样有男孩子、女孩子吗?
思彤:大的小龙虾颜色深,小的小龙虾颜色浅。
殷竭:小龙虾长大要蜕壳,颜色浅的还没蜕壳的。
嘉翼:我觉得应该是男孩子和女孩子不一样。
轩轩:我们应该怎样分辨了?
分析解读:孩子们能在探究中思考,并尝试进行简单的推理和分析,探讨问题的答案。
支持策略:加入孩子的讨论,一起观察小龙虾的不同,和孩子们共同查阅资料,再观察。
结果:小龙虾颜色不同和蜕壳有关,但也和性别有关,小龙虾雄性钳子大,雌性钳子小,雄性腹部平坦,雌性腹部凸起。
故事四:第三次察龙虾之惑(5月11日中午11:48)
寻虾
一天饭后散步时,孩子们在后面嘀嘀咕咕地聊着天。
顺文:我见过这么大的龙虾。
殷竭:你骗人,怎么可能有这么大的龙虾。
晓荷:有的,我在金坛超市里看见过,有很多虾了。
殷竭:老师,他骗人的对吗?怎么会有这么大的龙虾!
宇轩:我看海底小纵队时看到里面有螳螂虾。
分析解读:孩子接触的虾类较少,尤其是对海洋虾类的认知,虽然有的孩子说从电视上看到,但并未实际在生活中观察了解过。
支持策略:利用调查表的形式,通过亲子市场寻找发现其他虾类和同伴之间的交流分享自己的发现,提供海洋虾类视频,引导幼儿观看视频了解相关知识。
小结:虾有很多品种。比如:河虾、小龙虾、草虾、基围虾、皮皮虾、大龙虾、罗氏虾。
发现:(1)虾类按习性分可以分成淡水虾和海水虾。
(2)我们常见的虾类都生活于淡水中,海水中的虾很少。
(3)虾有很多不同之处也有相同之处。(具体扫描听2-29录音)
2.品虾(5月11日中午12:00-5月12日12:00)
晓荷:吴老师,今天看了好多虾,我好想尝尝小龙虾呀!
嘉翼:我爸爸带我吃过。
瑾琰:我也吃过河虾,很好吃的。
恒恒:我没有吃过,我也想尝一尝。
分析解读:在探究小龙虾时孩子延伸到吃小龙虾这一点,并进行交流。
支持策略:教师通过家园沟通,发动家长带领幼儿品尝虾类,并进行集体活动了解虾的作用。
发现:吃虾需要把壳剥掉,壳比较坚硬,需要小心。虾的口感鲜美,营养价值高,虾肉能调节身体、保护心血管、通乳等效果。
2.其他发现(5月14日)
皓轩:我今天看见小龙虾侧躺在那里,好像死了,但是我碰一下它又动了。
殷竭:它在装死。
欣潼:我觉得他在睡觉。
静雯:我觉得它在休息。
分析解读:通过观察小龙虾孩子能感知小龙虾的变化,能进行简单的推理和分析。
支持策略:鼓励幼儿在同伴面前分享自己的发现,对幼儿的发现给予资料佐证。
发现:小龙虾白天睡觉,晚上出来活动捕食。
故事五:“虾”玩“虾”趣
1.美工区:创龙虾之乐(5月15日上午10:00)
在美工区中,孩子们用彩笔、黏土、彩纸,通过折、画、涂、捏等方式,来表现小龙虾。
2.建构区:雪花片搭建(5月16日上午10:15)
孩子用雪花片拼搭小龙虾的基本外形,进一步了解了小龙虾的结构。
3.作品微景展示(5月23日中午11:38)
孩子们的作品越来越多,方式也越来越多,我们在美工区一角设置微景摆放孩子们的作品。
4.钓龙虾(5月30日上午10:30)
老师:我们的小龙虾除了在区域里玩还能玩什么游戏呢?
旭婷:我叔叔去钓过龙虾!
孩子们:啊?龙虾还可以钓的?我也好想试试钓龙虾
老师:那如果我们钓龙虾怎么钓了?需要什么材料?在哪里钓?
通过积极的讨论,大胆地发言,孩子们用儿童海报记录了所需要的材料。孩子们带着自己的儿童海报回家与爸爸妈妈分享和爸爸妈妈一起准备材料带入园来体验钓龙虾的乐趣。
4.小龙虾赛跑(6月2日下午15:00)
孩子们用积摆赛道,把小龙虾放在陆地上,更直观地看到小龙虾行走的状态。
故事六:再见小龙虾(6月8日中11:40—6月9日下午17:00)
欣雨:带回家照顾!
师:谁带回家呢?可是带回家爸爸妈妈同意吗?带回家也和我们在幼儿园一样出现死亡情况了?
娅宁:把小龙虾送回家。
殷竭:我婆婆家有池塘,放我家池塘里去!
分析解读:孩子们的对小龙虾充满爱心,能积极的思考应对方法。
支持策略:孩子通过投票决定小龙虾的处理办法,询问家长是否愿意。
结果:殷竭婆婆家的池塘无法养殖,我们需要第二次商量对策,第二次商量结果投放至长荡湖。
三、成长与收获
在整个课程活动中,孩子们在各个环节中呈现出积极的状态,孩子们能在活动中做到亲近自然,喜欢探究,具有了初步探究的能力,在探究中认识了小龙虾,感知小龙虾的生长条件和变化,累积了新经验。《指南》中的各领域目标在活动中得到了体现,幼儿的生活经验也在不断提升。
借助《指南》与幼儿行为进行对接,从中寻找中班幼儿相关的发展水平,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解读。
生发的新经验
领域 | 目标 |
语言 | 1.愿意与同伴交谈有关“小龙虾”的话题。 2.能基本、完整地讲述在观察龙虾时发现的现象与同伴分享。 |
科学 | 1.在观察和探究的过程中感知和发现小龙虾的生长变化及其基本条件。 2.能对小龙虾进行比较发现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3.能用画画或符号记录观察的结果。 |
艺术 | 1.用绘画,捏泥、撕贴、拼搭等多种方式表现小龙虾。 2.愿意参加与小龙虾相关的音乐活动。 |
社会 | 1.敢于挑战照顾龙虾中的遇到的问题。 2.能与同伴合作照顾小龙虾,帮组小龙虾换水、喂食。 |
健康 | 1.通过捏泥、剪纸等发展手部动作的灵活协调。 2.能沿边线较直的剪出小龙虾的头部、身体形状。 |
3-1
3-2
结束语:幼儿的家长的一次物质提供让我们拥有了新朋友,让孩子们和小龙虾来了一次亲密接触。在这里不仅收获了有关小龙虾的知识,也开启了亲近自然,热爱自然,感受生命的神奇旅程。
夏已至,花已开,孩子们的探知还在继续,期待更多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