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观察记录(汤洋铭)
发布时间:2024/11/27 0:56:17 作者:汤洋铭 浏览量:335次
金坛区指前镇中心幼儿园 让每一株幼苗健康快乐成长
水—韵—之—美
金坛区指前镇中心幼儿园户外观察记录表
观察地点:民间游戏区
观察时间:2024.11.26
观察者:汤洋铭
观察目的:幼儿能否在高跷上保持平衡向前行走。
观察信息:
面上观察:区域人数: | ||||
小班 | 中班 | 大班 | ||
17 |
|
|
男生:6
女生:11
观察对象 | 游戏时长 | 游戏玩法 | 能否遵守游戏规则 | 情绪状态 |
徐沐辰 | 30分钟 | 沐辰选择了高跷进行初次尝试向前行走,他先是用小手将高跷的绳子拨开,将小脚套进高跷内,接着小手紧紧拽住绳子,手和脚同时用力向上抬起,向前迈去,逐渐开始平稳行走。 就这样行走轮一段时间,沐辰舔了舔嘴唇,似乎有点口渴了,他也不再局限于平面行走,而是脚踩着高跷走上台阶去到水桶旁边接水喝。有了这次尝试,他发现自己已经能够用高跷上台阶,便开始了不断地尝试上台阶、下台阶。 四周的小伙伴们也都被吸引了过来,纷纷开始尝试,可似乎没有成功。这时候,沐辰当起了小老师,他昂着头,抓着高跷上的绳子对小朋友们说:“你们上台阶的时候一定要抓紧了绳子,手和脚一起用力,把高跷抬高就可以过去了。”就这样,大家在沐辰的帮助下纷纷尝试了起来。 | 能 | 积极、愉快,主动,失落 |
其他信息补充: 沐辰小朋友在学会了平面行走后,他开始加快速度向前行走,再沿着圆圈行走,并且还跟小朋友在跑道上展开了一场走高跷比赛。 | ||||
解读与支持: 解读: 《指南》小班健康领域指出“小班幼儿能沿直线或在较窄的低矮物体上行走一段距离。”孩子们在进行踩高跷的游戏时,大部分幼儿都能够手眼协调地用边抓住绳子边小脚向上抬的方式向前行走,并且尝试更难的保持身体平衡踩高跷上下楼梯游戏。 《领域关键经验》小班社会领域指出“小班幼儿愿意对感兴趣的未知事物进行探索并愿意与同伴分享。”沐辰小朋友对踩高跷游戏非常感兴趣,于是开始尝试快步走以及踩高跷上下楼梯,他愿意对于高跷的多种玩法进行探究。对于同伴产生问题时也愿意主动上前分享自己的玩法与小技巧。 支持: 《指南》中指出“教师要利用多种活动发展身体平衡和协调能力,如走平衡木、沿着地面直线、田埂行走或踩小高跷游戏。”教师针对孩子们平衡能力较薄弱的问题带领孩子们进行高跷游戏,教师在一旁充当观察者的身份,时刻保障孩子们的安全。当孩子们创新玩法时鼓励孩子们一起探究其玩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