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活动反思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2023课题>研究过程>课题活动反思> 文章

2025.6小班园本《我要升入中班了》活动反思(汤洋铭)

发布时间:2025/6/21 15:32:51 作者:汤洋铭 浏览量:180次

指幼园标

金坛区指前镇中心幼儿园                                      让每一株幼苗健康快乐成长

园本我要升入中班了活动反思

金坛区指前镇中心幼儿园  汤洋铭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围绕小班幼儿即将升入中班的成长节点,以身份转变为核心,通过谈话、观摩和讨论引导幼儿感知角色变化,树立自我提升意识。结合活动实践,现从亮点、不足及改进方向三方面进行反思:

一、活动亮点

1.贴近生活,激发情感共鸣

升班这一真实生活事件为切入点,通过提问过了暑假我们是什么班的小朋友?迅速引发幼儿兴趣。谈话环节中,幼儿积极分享对中班的期待,如我要帮老师收玩具”“教弟弟妹妹穿衣服,体现出角色认同感和责任感的初步萌芽。

2.观摩学习,直观感知榜样力量

组织幼儿实地观察中班课堂,通过直观对比小班与中班幼儿的学习状态(如坐姿端正、举手发言),帮助幼儿具象化理解中班哥哥姐姐的行为标准。讨论环节中,幼儿主动模仿中班的良好习惯,提出上课不玩手”“排队不推挤等自我要求,实现从观察到内化的自然过渡。

3.延伸活动,深化自我反思

将活动延伸至家庭与后续分享环节,通过绘画记录升班计划,鼓励幼儿自主梳理行为目标(如改掉挑食、坚持早睡)。这种个性化表达不仅尊重幼儿的主体性,也为家园共育提供了有效切入点。

二、不足之处

1.互动形式单一,参与深度不足

活动以教师提问、幼儿回答为主,部分内向幼儿因表达能力较弱未能充分参与讨论,导致目标达成存在个体差异。此外,观摩环节缺乏互动设计(如与中班幼儿直接交流),未能最大化发挥同伴学习的作用。

2.目标落实缺乏具体策略引导

在引导幼儿提出更高要求时,幼儿虽能说出认真听讲”“自己叠被子等想法,但教师未进一步追问可以怎么做,导致部分幼儿仅停留在口号层面,缺乏可操作的行动方案。

3.活动节奏紧凑,情感体验不足

因时间限制,幼儿观摩中班活动后讨论时间较短,未能充分挖掘幼儿的情感体验(如对成长的期待、对小班生活的不舍),错失情感教育的契机。

三、改进措施

1.丰富互动形式,关注个体差异

增设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环节,如用玩偶表演中班一日生活,鼓励幼儿分组模仿并互评;为表达能力弱的幼儿提供选择式提问(如你想在吃饭还是睡觉方面做得更好?),降低参与难度。

2.细化行为指导,强化实践联结

在讨论环节中,采用问题解决法引导幼儿思考具体行动,例如:如果上课想玩玩具,我们可以怎么做?结合图片或视频展示正确做法,帮助幼儿将目标转化为可操作的步骤。

3.优化时间安排,深化情感体验

延长观摩后的分享环节,增设成长树”“时光胶囊等活动:幼儿在卡片上写下对小班的回忆和对中班的期待,粘贴在班级成长树上;或封存升班愿望瓶,待升入中班后开启,增强成长的仪式感与情感联结。

本次活动让我深刻认识到,幼小衔接教育需兼顾认知引导与情感渗透。未来教学中,我将更注重活动设计的层次性和互动性,助力幼儿在身份转变中实现自信、从容的成长过渡。

地址:常州市金坛区指前镇学府路2号 电话:0519-68085200

版权所有 常州市金坛区指前镇中心幼儿园

技术支持:南京裕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06023074号